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
毕业 季来了,社科系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个技术活,我们应当重视社会科学类论文的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一)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方法 论的集中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 经验 的调查研究。
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9.弘扬中华 文化 ,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3.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4.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1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6.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二)
1. 高校社科学报名刊研究
2. 社科类社团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完善分析
3. 清末西方社科名著汉译研究
4. 英汉社科翻译变体研究
5. 论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价值
6. 我在人文社科通识类读物插画创作中的思考
7. 信息网络化对河南社科科研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8. 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9. 英汉社科学术的体裁对比分析
10. 新时期高校社科学报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11. 人文社科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命题中的问题与对策: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
12. 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
13.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14. 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研究
15. 吉林省高校社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6. 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7. 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口语教学研究
18. 社科联在我国民间智库发展中的功能分析
19. 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20. 后现代高校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21. 不良 广告 的合理评判与防范对策
22. 吉林省高校社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中国本科护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综合课程模块构建研究
24. 黑龙江社会科学类社团生存能力研究
25. 地方高校省级优秀人才绩效评价研究
26. 中文博士学位结论部分的跨学科和跨文化语类研究
27. 地方高校省级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
28. 社会科学项目综合价值分析与软件开发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三)
1.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的政策和事件调查研究。
2.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效果典型调查研究。
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6.社会融合问题的调查研究。
7.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8.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9.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0.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11.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3.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4.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5.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6.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8.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9.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20.城市中务工人员医疗 保险 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猜你喜欢:
1. 有关人文社会科学论文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如何取题目
3. 发展社会学论文题目
4. 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
谁来救救我的这颗动漫中国心……
我也是这样觉得,但是很多中国人都憎恶日本的,只因为否定日本就否定他的一切!太过分了!中国人腐朽的大脑和太过矫枉过正的政策抑制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
以下摘自本人的空间,是一天终于无法忍耐后的大爆发
――――――――――――――――――――――――――――――――
(这篇文我早就想写了,忍耐到今天才写!)
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对动漫很有偏见,说什么动画片很幼稚!中国的破动画片确实很幼稚,但请不要把中国的破动画片和日本动漫混为一谈!上次我和我小妹一起看《黑执事》,居然有个人说我们幼稚,说黑执事幼稚,还说什么《黑执事》是三岁小孩看的!呵,我感到可笑又气愤,《黑执事》幼稚?!我认为那比《一起来看流星雨》那种恶心的片子要有深度的多!有的人一看是动画片,连内容都不看就一口咬定这很幼稚,太没道理了!只不过不是用真人,是用手画出来的而已,难道画出来的就比真人的幼稚吗?像什么《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这样恶心又无脑又假的片子,和《死亡笔记》比起来差远了!不,是根本没有可比性。我觉得长期看那种无脑偶像剧的女人也就看不懂《死亡笔记》了!一部片子有深度还是幼稚,是凭“是真人还是动漫”这种可笑的理由判断的吗?真是笑死人了!
还有一些人士对日本动漫有偏见,说什么“不喜欢日本的动漫,小破孩子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我要对这样的人说,没看过就不要瞎扯!这样的事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吧?我倒是发现生活中好像没有爱情这种东西存在。我所知道的一些人(成年的亲戚),不,是所有人,谈恋爱都是先看对方是什么工作,有没有钱,是不是外地,每天自己去相亲,或和父母安排的人去相亲,都没有在意“爱情”这回事,反倒是动漫里,有美好的爱情,而且是坚贞的存在着!《名侦探柯南》里,如果毛利兰“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早就放弃等待新一,去找有房有车有钱的人了!可是她没有,她一直等待着,就算很长时间见不到面,有时只等到一个几分钟的,她也没有放弃!《犬夜叉》里,犬夜叉因为一场误会被桔梗封印了五十年,但五十年后,还是对桔梗有着深深的思恋,就算桔梗已经死了,就算面前的桔梗是一个陶土与骨灰做成的假人,就算遇到戈薇,但他与桔梗的羁绊却没有消失,因为他放不下她。《美少女战士》里月野兔和地场卫,前世被杀死时牵着手,凄美地死在月球,两人的手没有分开,这一世,两人再次相遇了,还是彼此相认,然后还是坚定的牵着手再次一起走下去.....这些,不比这丑恶的世界要美好的多吗?
还有一些人,只是因为“是日本的”而对日本动漫有偏见!这理由就更可笑了吧?有人一听是日本的就露出不屑或憎恶的表情。哼,对于这我只能冷笑了――动画片好不好和国籍有什么关系?!我并不是对国产的有偏见,向来鄙视国产,那谁让国产的就是不好呢?确实啊,如果客观去看,的确就是中国的动画片差劲,日本的就是好呀!难道我还要装着爱国的样子说:“国漫比日漫好!”对不起,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瞎话,我实在说不出。每当我说日本动漫好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做出很正经的样子说我不爱国,卖国贼之类的。对于这种假惺惺,好像自己多爱国似的人最恶心了!如果抛开国籍,还有对日本的一些偏见,客观的去比较,你会发现国漫实在是太差劲了,和日漫根本没有可比性!但如果你还是固执地认为中国的好,那只有五种可能:1、你眼睛有问题(请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趁早治吧!)2、你脑子有问题。3、你脑子和眼睛没问题,品味有问题。4、你哪里都没问题,只是装爱国。5、孙立军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着你说国漫好。
说到孙立军啊(我要有一本死亡笔记第一个就写他),这个死老头子是广电的,提到他就不得不说一下2008年那个闹的沸沸扬扬的日本动漫禁播事件。如果他自称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第二名,就没人敢称第一!我所孙大叔您老人家是真的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呢,还纯粹就是瞎掰?请问您老人家哪年哪月哪日哪时哪分哪秒在哪一集看到《网球王子》里有色情?还挺能编啊!说网王是色情,禁了!不止这个,还有好多!最令我无语的就是:《多啦A梦》,《樱桃小丸子》都成色情了!呵,《犬夜叉》还是暴力类呐,《名侦探柯南》还是犯罪类呐,禁的里面还有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是意识不良类,《风之谷》是暴力类!你连宫崎骏大师的作品都不配看,居然还禁了,也不怕遭天谴!在你的眼中,kiss一下,穿个泳装就色情啊,这也太牵强了吧?那把《美少女战士》和《chobits》禁了是因为这条规定啊?那好吧.....但是,很不巧,《网球王子》里连个kiss的镜头也没有,那能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连爱情类都算不上的网王被归为色情呢?那是因为你根本连看都没看过,主观臆断吧?其它动画片也只是看看简介,一看到有“喜欢”,“爱”,“吻”这样的字就二话不说给禁了吧?既然没有看过,你有什么资格说?
孙大叔啊,你知道为什么中国小孩越来越蠢了吗?就是看那画风粗拙,线条僵硬,颜色难看,剧情恶俗,歌曲难听,配音恶心的中国动画片看的呀!上次我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居然在看《神兵小将》!我心中真是惆怅:想当初我五岁看了《美少女战士》,这小孩这么大了居然还在看《神兵小将》!要是他品味越来越低,都是因为你!我当时看了美战,也没有因为你口中的“色情类动画”变成一个变态,反而我倒是很感谢美战,要是没有美战勾起了我画画的兴趣,我今天不可能会画画!也不可能爱上画画!谢谢你,武内直子老师!创作了这么经典的动画片!咳....言归正传.......我记得好像是看了美战之后,就开始鄙视中国动画片的吧,之后真的是不看中国动画片了。幸好我幼年就看了美战,使我没有被中国动画片毒害成一个低品位的人!
孙立军啊,最后再给你一个忠告吧,想使国漫强起来,就要对动漫事业重视起来,设立专业的声优学校,不要找业余的配音演员,还有观念不要太古板封建,小孩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纯洁无暇,也不要以为看动漫的都是小孩子。不要吝啬,好好投资,好好塌下心来做,制作的也细致一点,不要凑合,但也不要光抠吱没效率,看看你们那个花了六年时间做的《小兵张嘎》,什么东西?!像这样的垃圾像是花六年做的吗?如果做不到上面说的这么简单的要求,那你那个“三年赶超日本动漫”的大言不惭的话要把年数翻十倍了(他08年说的,现在2010年了,看看国漫那所谓的进步吧)
――――――――――――――――――――――――――――――
抄录完毕
那么关于中国动漫,抑制中国动漫产业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处理?以下是从别处抄来的答案(这位大哥也挺牛的)
――――――――――――――――――――――――――――――
我们什么地方不如人家?
这是多少中国漫迷苦苦思索又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抛开“崇洋”、“不爱国”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帽子不谈,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勇于面对缺陷,我们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
很多人责怪中国的漫FAN苛刻,就像中国足协天天要求球迷要宽容一样;坦白说,盖饭觉得再没有比中国动漫迷更宽容的动漫迷了。没有哪个中国漫迷是绝对不关心国货的,自家的东西看着肯定比外人亲切,哪怕是仅仅一点的进步都能让可爱的漫迷们欣喜若狂,所以才有大家争相追捧《喜洋洋与灰太郎》的场面。但是爱之深就责之切,在大家越来越成熟以后国产动画实在很难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胃口,于是,“你自己做不出好的还不让我们看国外的”成为了很多漫迷的口头禅。
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呢?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呢?以下是盖饭的一点个人意见。
1:分级制度不健全
几年前,小x健继《棋魂》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漫迷之中引起了轰动,一时间大家争相追捧,周边也层出不穷;相信大家都知道盖饭在说哪部作品。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在11区也被力捧并且还真人化的很成功的作品在我们这边却遭到了封杀,该作也有幸成为第一个能上《新闻联播》的日漫。封杀的理由不外乎那个老调调――荼毒祖国的花朵。
其实这样是塞不住什么的。证据就是现在在资源共享的网络上用心搜搜照样找的到该作品,并且就算我不提名字的话各位也应该知道是哪个,该看的大概早都看过了。
平心而论,《天上掉下个小册子》确实不适合低龄的少年儿童观看,但问题是:这作品为什么要给少年儿童看呢?看这部作品的又有几个是少年儿童呢?对于14岁以上有是非观和判断力的孩子而言,这部作品甚至是发人深省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任何一部作品都拿到最低的年龄段上去衡量?
不管是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动漫也好,喊叫分级已经喊了很久了,可惜干打雷不下雨。作品本身不该为没有分级的国内现状买单,这不公平。
PS:近来舒淇主演的某部获奖并大受好评电影里大剌剌的提到了“死神莱姆”。当然不是我在讽刺什么或者怀疑某些人看都没有看过该作,我只是觉得有点意思。
2:年龄界定太低
问题1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问题2。路上随便抓一个中年人问他们:“动画是什么?”10个中有8个都会说:“给小孩看的。”
其实不能怪他们,我们的上一辈吃了太多的苦,他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机会去接触那些优秀的动漫作品,看着《圣斗士》、《七龙珠》成长起来的我们绝大多数都是80后甚至更加年轻,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他们跟我们用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动漫。
但是包容归包容,事实归事实,动漫其实并不是给低龄儿童看的东西,换句话说,学龄前儿童看的作品只是动画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很多优秀而深刻的作品其实属于成年人甚至是老人,在11区,喜欢《彩云国物语》的就有很多都是大妈级和奶奶级,甚至连《高达OO》中的LT配对也有很多大妈支持。我们当然没必要照搬,因为日漫中也有很多的糟粕,我们只是希望眼界能更开阔一些。
:题材太过局限
不抛弃“动画就是给低龄儿童看的”这个观点,我们永远无法走出题材局限的怪圈。中国人从不缺乏想象力,且不说那些漫天飞的武侠和玄幻小说,说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郑渊洁老师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故事就足够精彩。如果画成精致的哪怕是《机器猫》甚至《蜡笔小新》类似风格的动画反倒给日本,相信必定红火!因为我们儿时不也看的如痴如醉么?当然能画成精致的少年漫就更好了。可惜能上电视的画风丑,画风精致的动画化不了,题材稍微出格一点就要被秒杀,实在是让人一声叹息!
:歧视严重
动画遭歧视么?遭。至少在我们上一辈那里基本是遭歧视的。国产动画的一贯低龄化和狭窄的题材让我们的家长都有了“看动画=幼稚”这一直接公式。其实动画和你们钟爱的武侠小说没什么不同,它只不过是我们脱离现实暂时栖息并沉醉的一个梦;不管你多少岁,你的心年轻,你充满梦想,永远不是一个过错。动画中也有很多现实题材的作品,看了让人心头滴血,发人深思。
记得问一个看《流星花园》看的很着迷的大妈,动漫幼稚否?她说幼稚;然后我说,《流星花园》就是漫画改编的真人剧,她一时语塞。当然类似国产网王和某热播“快乐爷们”的电视台最近新拍的山寨《流星花园》那样的改编还是越少越好,我们丢不起那个人。
5:对自我风格不自信
国产动漫似乎象一个尴尬的孩子,除了武侠,除了历史题材,似乎干什么都是在模仿日漫;就算是历史题材和特产的武侠题材,也被不少老古董批评为“日漫画风”。
其实什么是日漫画风?你有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大眼睛9头身?那么北条司的《城市猎人》又怎么算?人家不是写实画风吗?画的漂亮的都算?那《蜡笔小新》这样单看画风和甚至还不如某些国产的作品该怎么算?画的精美的都算?那《全职猎人》这样直接把草稿纸订一起就拿出来卖的跟精美又搭什么边了?
什么是好动漫?
能用自己精熟的线条勾勒出心中所想并打动他人的就是好动漫!因为它来自你的内心,它就是原创,不是任何低劣的模仿!
从事国产动漫业的先行者们!请对自己更自信一些吧!
6:排外严重和过于苛刻
前几年看到《红楼梦》改编成了漫画,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我们经典的文学又多了一种表现和传播形式嘛!没想到立刻跳出来一群人差点用唾沫把作者淹死,在众多搞笑的理由中甚至有一条是――林黛玉是紫头发。
林黛玉在漫画里怎么就不能是紫头发呢?
因为这是“日漫风格”!
说到底这些人根本不了解动漫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该有一个怎样的形式,没有一个人会蠢到认为画成了漫画的《红楼梦》能取代原著,更没人会把两者当成一回事,各位专家们,请对我们年轻人的智商更有自信一点好么?
这样盲目排外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抄袭成风,反正看的人不多我抄也没人知道!当某位抄手用山寨小说版《圣传》一举成名赢得赞誉时,只有老牌漫FAN们拿着丑化版的乾达婆王的插画在迎风流泪...
7:资金短缺自我陶醉
我们都是现实的人,梦想重要,填饱肚子更重要。我们倡导共同富裕,所以漫画家富的象富奸那样能进税收前100自然不靠谱,不过起码有个差不多...肚子都填不饱画个啥啊!?
其实与其说短缺,不如说没用到地方。
好莱坞的《花木兰》取得成功后,我们立刻如法炮制的来了出《宝莲灯》,当时那个激动啊!心想国产动画总算要牛叉一次啦!看那个宣传!看那个阵容!当时盖饭也是又买原声带又买电影票啊!结果呢?沙化了...
《宝莲灯》很好!宝莲灯配乐很好!三首插曲都很好听很大牌很...
但是那个画面啊啊啊!!你们到底把银子用哪里去了啊!!
其实《宝莲灯》还算好了,某日开电视看到一动画,男主角拼命往前走,身后一棵树过去了...两棵树过去了...一排树过去了!!问题是:这些树都长的一模一样......这懒偷的简直令人发指啊!
可怕的是明明都这样了,电视里还大喇叭喊着“我们今年又做出了多少杰出的作品!”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8:产业链化艰难
简单的说就是:
剧本好的无法漫画化――起点中文、晋江原创上的好作品有的是,出版成漫画的在哪里啊在哪里?
漫画好的无法动画化――盐开水赵佳自由鸟陈岚等等等集体泪目!
动画好的比熊猫还少――《秦时明月》、《喜洋洋与灰太狼》勉强也算吧!还有什么?蓝猫神教?哦我说的是近几年,《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葫芦兄弟》等儿时心中的经典就不要拖出来充数了...只会让人觉得王老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真人化的十几年就那一两部...拍了电影拍电视剧...没错,就是《风云》。
游戏都电视剧化了楞没动漫什么事!仙剑都三了啊!
这到底是为什么?大家心里有数,我就不嗦了。
总结一句话:悲剧啊!
―――――――――――――――――――――――――――――――
抄录完毕(你知道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吗?等那些思想陈旧的老古董们都死光了就好了~~~kulokulokulo~~~~~
我要对8楼的老兄说:
就你说的这几部破中国动画片也敢和日本比?你当谁不知道啊?谁不知道?就是因为太耻而懒得说!行啊,你接着说啊,你还能举出来什么例子?你举出来的这几部动画片,加起来还没有日本动漫一个月出的新番的三分之一多呢!品质比任何一部日本的都差!那个破《秦时明月》,出三部有什么可炫耀的?就这样还沾沾自喜,你的要求也太低了吧?日本的动漫,三部五部的,一抓一大把!还说什么中国动漫刚刚起步,你还真好意思!中国的动漫不也是七十年代左右发展的吗?日本的动漫不也是七十年代左右发展的吗?现在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们,这就是差距!你要是再不服,你可以拿中国现在的动漫作品和日本七十年代的比,人家那个时候的动漫都比你现在的好得多!看看多啦A梦和喜羊羊,比较一下!再看看铁臂阿童木和神兵小将,再比较一下!人家那个时候和你这个时候比绰绰有余!况且人家日本在不断进步,再看看中国,反而在退步!比如中国早期有一个水墨动画就不错,叫小蝌蚪找妈妈,那个作品比现在的恶心巴拉,明明抄袭日本却画虎不成反类犬,还死不承认,反而骂日本的现在的中国动画产业要好得多!把无法进入世界动漫市场当做理由,你不觉得羞耻吗?!中国动画无法发展的原因不在于这里,在于中国人腐朽的大脑,矫枉过正的制度,无法集中精力和资金赞助这一产业!
统计六年级下册班级戴眼镜人数写一个日记
我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了。那么,孩子是怎样支配这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零花钱的呢? 通过对全班同学一段时间的调查,我的感触颇深。我们班共有41位同学,大部分都有零花钱。其中一小部分男生堪称“馋嘴一族”。下课铃一响,“馋嘴先生”们便纷纷来到小吃店,吃的、喝的、啃的,都是他们要寻找的目标。那些老板们一看见这些“消费大户”,脸上就堆满了殷勤的笑容,一张张钞票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他们的腰包里 我班男生有20多人,据统计,每人每个星期大约花掉10元的零用钱(当然还有更多的),而花在零食上的平均有8元钱。当然,大部分男生喜欢把钱攒起来,买一些漫画书,游戏机。。。。。。不过,也有几个男生的大方是值得称赞的:有些同学把一些废饮料瓶子或自己卖废品的钱交给管班费的同学,是我们班有了30多元的班费,买了钟表和墩布,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称赞。 男生们花钱自有他们的”道理“,那么女生呢?经过调查我发现,女生们每星期最多花5元钱,这其中买文具就用了3~4元钱。为什么女生比男生花在买学习用品上的钱要多呢?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我才知道,女生除了买些纸笔外,还喜欢买一些插画精美的卡通笔记本,那可是她们的最爱哦! 社会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就像家庭少不了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样,很多孩子的身上自然也少不了零花钱。但愿同学们能将这些零用钱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学会科学用钱,从小培养自己“当家理财”的能力 乞丐,就是以乞讨为生的人的统称,又被称为叫花子。乞丐作为一个职业,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开始,有至少3000年的历史。这个古老的职业在滚滚的历史演化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极强的“创新”与延续。每朝每代无论是文景之治还是康乾盛世的“盛世繁荣”,无论是绿林军起义还是清兵入境的“乱世残败”,乞丐作为一个职业总是存在,而且还不是一个很小的团体,少则上万,多则神州大地皆乞丐者也。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乞丐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向来是有增无减,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就曾出现了满地饥民以乞讨为生的现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乞丐仍然没有消失,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在1976年以前以乞讨为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今天,我们在城市的街道上还是可以看到乞丐的身影。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决定对此进行研究。首先,到底是什么人在成为乞丐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当然是走投无路的人呗。实而不然。乞丐这个职业的人员组成极为复杂――当然,它是以贫困的老人为主体的――这在调查中已有体现――它的组成几乎包括了绝大部分的年龄段。 在这之中,有两点非常引人注意,16岁以下的人出现的比例似乎也不是很低,甚至16-60岁的“传统劳动力”也存在这一现象。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会沦为乞丐呢?另外,这些未成年人乞丐出现的时间地点天气等等都有一个惊人相似的规则。在冬季,他们一般会选择在一个阳光普照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的树荫底下出现。他们往往是以“大的抱着小的”这种形式出现,跪在地上,看上去煞是可怜。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是不是有人硬逼着他们去乞讨呢?不得不说,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误或者是失职――无论他们是真的不得不成为乞丐,还是有人在后台操作,政府部门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这些未成年人正常生活的权利和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那什么这些青壮年也走上了行乞的道路呢?我想这无非是懒惰和缺少战胜贫穷和困难的决心。这也暴露出我们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问题:我们并没有像日本那样把坚强教育、灾难教育深入人心,这是我们国民教育的一个漏洞。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小孩是这个并不共同富裕的世界的弱者。对此,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走到他们面前然后扔几枚硬币给他们。这样做只能解一时之需,治标不治本。而且在无效的同时还会严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以十足的自卑感,并且会给他们一个“可以不劳而获”的心理暗示,对他们的生活百害而无一利。这就引出了下一个研究点:我们该如何看待、对待这些乞丐呢?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一项调查。 很明显,人们对待这些乞丐的态度十分复杂。三个选项的比例十分接近。而且认为“不清楚,很矛盾”的人数要略多于其他。这就显示出现在的人们对于乞丐们的态度之复杂了。其实,ABC三个选项拥有三种的评价:我没有管他们的义务。他们所在的乡镇应当把他们领回去,有劳动能力的看起来,不要再跑出来乞讨,没有劳动能力的养起来,丐帮头目抓起来(有一点偏激);人的同情心总会在这种情况现出来的;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以一种强买强卖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可怜博取他人的钱财,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没有人有资格对此作出鄙夷(也有偏激的嫌疑)。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上来说人们还是挺有爱心的。至少人们并不把“施舍”当做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行为。从这一点来说这个社会并非所谓“冷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两种态度较为普遍。一是我们应该把一些零钱施舍给合适的人“有时会给,比如平安夜,因为那时候我会想起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多数情况下不给,尤其不给四肢健全的成年人”。二是认为我们不应给他们以施舍,而对此负责的应该是政府“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你我能解决的,当地政府有责任”。对于这一点,我们小组认为最应该负责的应该是他们自己,解铃仍需系铃人嘛;其次,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有进一步的干涉。现在民政部门的干预基本是从现金救济为主(让乞丐创业似乎不太可能吧),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在坚持现在“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和“政府主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面上扩展”的社会救济机制的情况下,加强监管,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与社会救济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加以解决并对乞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最后,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力量,提起人们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助,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在此,我们真诚地呼吁:关注这个弱势群体,用我们的力量使这个世界少一分贫穷,少一丝悲哀!让我们共同努力! 关于少先队员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 最近,学校里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校园里,进进出出的同学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镜。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脸上一副十分稚气的样子,可鼻梁上却已经挂起了沉甸甸的眼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戴眼镜的同学可真不少!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就在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针对近视做了关于少先队员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在查找资料时,我看到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是世界第2位,发病率为50%。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大学生高达80%以上。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人数占整个学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居世界首位。看了这一则网讯,我心中不禁一颤,产生了疑云:“为什么小学生也有那么多人近视呢?为什么大学生近视人数那么多呢?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人数逐渐上升,近视和年龄有关吗?”一切疑问,都在我心中产生。我又查找到了其他资料,猜测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用眼习惯不良与学习任务加重。在蒋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又拿到了学校2007年9月份的学生视力表,经过统计,我得到如下近视(视力不到5.0)数据:一年级92人中有12人近视;二年级82人中有8人近视;三年级92人中有7人近视;四年级94人中有5人近视;五年级130人中有15人近视;六年级133人有42人近视。我发现近视人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逐渐减少,但五、六年级却又增加了,特别是六年级近视人数大约占了六年级总人数的30%。“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针对近视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不体会生活,就不知道生活的甜。同样,不问同学,怎么能知道近视的原因呢?我们采取了询问法。我来到六年级班中询问了同学。其中A同学说,他在家里经常上网玩游戏,时常玩到半夜才睡觉,放假时还玩个通宵;B同学说,她看书写字喜欢趴在桌子上,有时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离电视机很近;C同学说,他做眼保健操时经常与同学说笑吵闹,眼睛痛时还经常用脏手擦;D同学是又矮又胖的,他说他喜欢吃巧克力、糖等甜食,不喜欢吃西红柿、桔子等含维生素的食物。许许多多的同学都说出了日常不良的用眼习惯。通过询问,我知道了同学有许多不良用眼习惯,发现同学们近视的主要原因是 1、阅读时间太长,注意力集中,视力工作时间长。 2、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 3、看书、写字姿势不端正。 4、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 5、卧床、躺在车厢里看书。 6、在太强、太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 7、近距离、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8、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9、营养结构不合理。 10、学习负担重,心里压力大。 11、经常用脏手擦、揉眼睛。 12、发现远视力不好,不及时检查、治疗。在网上,我还了解到:近视很少有病发症的可能;近视原因还有先天性近视,遗传性近视,但可能性只达1%……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探索万物的工具,更是我们身体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寻找光明的眼睛,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片黑暗。同学们,一定要保护好眼睛,做眼睛的好主人。记住,千万不要做到以上12点,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习惯哦!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科学的方法保护眼睛,爱护我们心灵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