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插画简笔-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这首诗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想一想诗人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原创:找图网 2023-03-25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配画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赏析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全诗赏析: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泣。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一句是用妻儿的欢欣来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最后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全诗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的字面意思: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 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这首诗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想一想诗人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非常出名的一首七律诗,写了官兵收复被叛军占领的河南,河北一地带后,杜甫一家非常高兴的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见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因为当时叛军占领了长安一带的许多地区。造成很多流民流连失所,杜甫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感到悲伤和难过。现在传来收复失地的消息,所以他的心情是非常愉悦和欢快的。表达出了非常想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想见到故土的迫切心情。

    当时杜甫特别喜悦,他会和妻子和孩子说:赶快收拾东西,我们回家乡吧。回家先看看美丽的山河,看看父老乡亲。看看阔别已久的故乡和都城。

    < 上一篇 看书的素材 下一篇 > 荷花简笔插画-荷花的简笔画怎么画最好看又简单
    相关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插画简笔-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这首诗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想一想诗人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Copyright © 2010-2022 山东找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078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