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插画-一位商业插画家不愿被现实吞噬的“徒步之旅”

原创:找图网 2023-03-24
  • 将《渔歌子》这图插画描绘出来,绝对要美

  • 在青翠的西塞山前,有一队白鹭在自由的飞翔。而山边还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水源丰富。正值桃花落下的时节,一瓣瓣桃红色的花瓣随风飘下,落入河水中。经过河水浸泡后,粉红的花瓣愈加红润。在河水中不只有美丽的桃花,还有头小身肥的鳜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看着鳜鱼在水中扭动他们肥胖身躯努力前进的样子,即好玩又惬意。鳜鱼正要和桃花比谁游得快,就被一位渔翁设下的鱼饵迷住了。只见渔翁用钓绳一钓,鳜鱼就被提了起来。 渔翁见了,略微一笑,就又开始垂钓。正当这时,天空上有许多丝小雨降了下来。这小雨的降下,更衬托出了慢慢流动的小溪的美丽。虽然略有小雨,但渔翁微微一笑,依然在江边垂钓。原来,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翠绿的蓑衣,哪用怕这毛毛雨呢?箬笠和蓑衣都是刚编好的,散发出淡淡的草香味。渔翁已经陶醉了,正闭上眼睛感受自然,忽然,他感到又有鱼上钩了。看来,鱼也已经被这淡淡的草香陶醉了。 水上,桃花还在顺水漂流,肥嫩的鳜鱼也还在碧波中游来游去。渔翁独自垂钓,并感受着斜风细雨带来的凉爽,是多么的洒脱自在呀!而这风景,不正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这图画是谁赐予的呢?那就是慷慨的大自然。此时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富有创造性啊!

  • 如何对《小石潭记》的插图作说明

  • 作者凄凉的行径 衬托了凄凉感情

    教版语文07年秋季八(上)《小石潭记》换上新插图后,许多老师特别是看到过04年版、05年版该文插图的老师,都想了解插图频变的原委。我也想,事情的经过如能让大家知道,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特写作本文,以飨读者。

    05年10月,年级备课组要我上一堂教研课。我选择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准备化一节课的时间把它授完。说实话,这篇文章我教它已七八回了。我可以信手拈来,实词虚词讲清楚,课文翻译理顺,作者的思想感情讲明白,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但是,《语文课程标准》上说“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那么,怎样按新课程标准上好这堂课呢?

    捧着教材,我反复琢磨着。文中有一幅插画,我想从这里入手来备课。

    端详着教材上的插画,我陷入了沉思:那画面中近五分之四的竹林,一个人正往北走着,背后是光秃秃的石头。不对啊,它与课文的内容不吻合呀。这时候,我的兴致来了。

    我依据课文内容作了一张简笔画:画的中心是潭,清澈的水中有游鱼,四周竹树相连,人坐潭边在发闷想。我认为这样的画跟课文的意思才相符。

    于是,我拟定了这堂教研课的结构:熟读课文,“欣赏”插画,师生共同翻译,集体创作插画。我认为,熟悉教材是基础,一方面它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后一个环节的前提;“欣赏”的目的是认识原插画,在“破”中求“立”;翻译理顺课文是为理解文意和集体创作新插画服务的,新插画应该整合课文的大体内容。

    当教研课进入第二个环节时,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

    师:从这幅插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茂密的竹子!

    师:对,文中有个词叫――

    生:篁竹!

    师:说得很对。那个人在干什么?

    生:在走路!在远望!

    师:他的方向是――

    生:――向――北――

    师:跟课文中哪一句相吻合?

    (教室里一下子沉静下来。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

    生:――课文上说“潭西南而望”,他的方向不对;

    ――文中是“坐潭上”,站着就不对;

    ――《小石潭记》的主体应该“潭”,而不该是竹子;

    ――图上不见“鱼”是一大缺陷,“鱼”和“怡”谐音,写鱼是写作者的快乐。可能作画的人不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

    欣赏的气氛是宽松愉悦的,教室里充满了对教材插图的非议。

    “看来大家对这幅插画很有意见,那好,我想接下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教学,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共同创作一幅新画。”教室里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喜形于色的学生充满了好奇。

    对照注释,学生自译校正归纳后,我讲述了写作的背景,突出了作者当时“乐中蕴悲”的心境。

    接下来,我们根据课文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课文边在黑板上共同创作简笔画:

    “伐竹取道”――茂密的竹林,有砍竹的痕迹和能走人的过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一个石质的小潭,水下的潭壁画出来,就显示出水很清澈;

    鱼“怡然不动”“m尔远逝”――画出鱼的(快乐)和静态(在沉思);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小溪的流向和石岩交差的岸势;

    “潭西南而望”“坐潭上”――柳宗元这时是向南坐在潭边,正在想或在望;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把许多竹间与树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黑板上的这一幅人物风景画,我们借文中语题之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下课的铃声响起时,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一幅多美的画呀,让我们一起把它搬进教材!”在热烈的掌声中,听课老师、同学们和我一样,心情异常激动。

    教研活动充分肯定了我上课的思路和创新精神,大家认为这是大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有益的尝试,也希望我在课上提出的“向教材插画要质量”这句话能得以实现。

    怎样改进简笔画使之能进入教材?我想领会柳宗元的文章,作好赏析,这是创作插画的关键。于是,我又化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寻找资料,进一步钻研课文内容,我把柳宗元的文章锁定在“动与静”“乐与悲”上。据此,我写下了《〈小石潭记〉赏析和苏教版插画指正》。

    这时候,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的我妹妹孙慧琴回家,她和南京的书画家有广泛的接触。我告诉她想找一位擅长作人物画的画家来完成这件事,她欣然想起了不久前曾为杨利伟作《天马图》的著名人物画家王德舜先生。05年12月底,她把我的文章和那张草图交给了他。

    06年5月25日,我拿到了王德舜先生根据我的文意创作的画。同日,我将《〈小石潭记〉赏析和苏教版插画指正》和王德舜先生所作的《小石潭记》插画的影印件(附文后)一并寄教材主编洪宗礼先生。6月5日洪先生亲自打来,高度肯定了我的文章和寄去的插画,并告诉我“插画已送江苏教育出版社,在下半年的教材上采用”。后传来消息,因下半年教材已付梓,“只好待明年使用”。当时,他们向我签发了有关证明:

    “证明

    孙月星同志撰写的《〈小石潭记〉赏析及苏教版插画指正》一文,所提的见解很好,依据该文意思创作的插图我们决定采用。特此证明。

    江苏省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公章) 2006年6月”

    后来,我的《〈小石潭记〉赏析及苏教版插图指正》发表在《中华活页文选》2006年第九期教师版上。

    化了近两年的时间,从发现问题到完美地解决问题,一幅与《小石潭记》文意吻合的插画,经过我们的辛勤劳动终于走进了中学语文教材,这自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喜事。

    我要感谢王德舜先生了却了我的心愿,感谢同事给我的鼓励,感谢亲友给我的支持,我还要感谢学生的大力配合。我想,这朵灿烂的教学之花,凝聚了我们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合作共赢的结晶,她必将鼓舞我们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这里附上发表在《中华活页文选》06年第九期上的《〈小石潭记〉赏析及苏教版插画指正》。

    《小石潭记》赏析及苏教版插图指正

    孙 月 星

    《小石潭记》是一幅“沉吟图”,它定格在竹林潭边,作者静观默察,人鱼相乐。其实,它是一盅清清的苦丁茶,清香在前,滋味却在后头。

    虽然柳宗元无“屈子行吟”那么凄怆、悲愤,但其孤寂、忧怨的心境却同出一脉。他一生坎坷,仕途失意,欲解脱而不能。写作《小石潭记》时,他已是被贬朝官,失意文人,已经“处江湖之远”了,虽也“思其君”,但更多的还是心存废黜,寂寞无聊。因而游览山水,抒闲情,慰愁肠,显风雅,暂得自适。这便是他的山水情结,表现在文章里,则是淡淡的忧虑。

    你看,在人迹罕至处“伐竹取道”,足见游者兴致之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未见潭影先摩水声,写得悦耳动听清亮诱人。“西行百二十步,”“潭中鱼可百许头”,漫步小潭,点数鱼目;“为坻,为屿,为,为岩”,静观四种形状;“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默察四种姿态;“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目睹鱼影鲜明;潭中小鱼或“怡然不动”或“m而远逝”或“往来翕忽”,皆生动真切;而小溪及其岸势“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也形象可见。这里作者玩味了一个相对静态的平面,以工笔白描,尽传机妙,洒脱超绝,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作者临潭自照,形单影只。此地无人音、无鸟语、无虫吟,惟闻溪水丁冬,偶尔风来叶动,即或游鱼相逗,反平添了无限的幽静寂寞。山是静的,潭是静的,人是静的,然而,心也是静的吗?

    作者置身于小石潭边,初闻水声“如鸣佩环”,确也曾“心乐之”。当看到潭中鱼那么精灵可爱,也曾妙想它们是在“与游者相乐”。但小石潭毕竟太僻静,太清澈了,它像一方洞察毫厘的明镜,既引发了作者的闲情逸致,又惹起了作者的寒心愁肠,形成一个难解难分的怪圈。作者及时行乐,又终难忘怀的矛盾心态是极难调和的。他写鱼动其实是写环境的幽静;写鱼乐,是在衬托诗人的郁闷。这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生动写照。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而遭迫害,贬到永州,孤独寂寞,悲苦不堪。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流连山水,不过是想排遣愤懑、抑郁的情感而已。然而越想排遣,那种感情反而愈加强烈,于是他以情观景,借景抒情。他笔下的一树一竹,一泉一石,都仿佛有着特定的个性。作者这种抑郁的心境反而有助于对事物的观察,在静的观照中发现物的无穷意趣,形诸笔端,便生静趣,竟然是“凄神寒骨,悄怅幽邃”。作者在记潭后,终于把持不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流露出了欲超脱的心迹。

    本文最为显著之处,就是刻画景物十分细致,动静结合,又适时含蓄地抒发情感,这在阅读欣赏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和学生一起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了一张草图,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4版)的插图提出如下意见:

    1.文章题为《小石潭记》,“小石潭”应为插图的主体。在全文五节文字中,写潭的内容占了三节,所以插图不该是一大片竹林,而应该呈现一幅以潭为中心的风景画。至少要暗示到石潭。

    2.“伐竹取道”,意为竹林茂密,无路可前行。可隐现倒下的竹子,而绝非图中人身后一片坦途。

    3.“青树翠蔓”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构成的景象应该是竹树相间、藤蔓缠绕,而非仅是根根竹子挺拔。竹林中应有阔叶树,而非仅一株。它们生长在小石潭周边,有藤蔓牵连,相处得十分和谐,这样才能“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写向西南远望潭外小溪的形状。“犬牙差互”是写岸势。 因“西南而望”,可想见作者当时的位置是在“第一象限”。下文有“坐潭上”,可推知作者正在沉思,正合了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心境。而插图中作者站在那儿,按地理上的方向,他是在向东北走去,面对的是一片竹林吧!

    5.“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这一句写潭是石质的,它是潭水清澈的基础。画中只要体现潭壁是岩质就够了。

    6.“潭中鱼可百许头,……”这一节内容是对潭中鱼的具体而又形象的描绘。体现在画上或是鱼儿呆住的静景,或是倏忽远去的。

    总之,《小石潭记》的插画,应该是以小石潭与竹林为背景、以柳宗元的凝神结思为中心的一幅人物风景画。

    基于以上认识,我特邀著名画家王德舜先生创作了一幅《小石潭记》插画。可题为“凄神寒骨,悄怅幽邃”。我认为新的插图,能与原文内容大体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教材的美育情趣。

    附上王德舜先生所作插图

  • 一位商业插画家不愿被现实吞噬的“徒步之旅”

  • 遛娃的最好去处当然是大自然,然而挣脱不掉城市喧嚣和社交圈的大人又无法常驻大自然,于是人们便生发出对大自然的许多憧憬和对慢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想象里或许只有大自然的清新与自由,而忽略了它的宁静与孤寂,但是有一个人把在大自然中散步当成了工作,把观察当成了享受,把孤独当成了财富,他就是19世纪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很著名,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隐逸生活――散步、观察自然、思考人生,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美国插画家D.B.约翰逊以这些故事为蓝本,创作了五本图画书,分别是《亨利徒步去菲奇堡》《亨利去爬山》《亨利盖了一座小木屋》《亨利的工作》和《亨利的夜晚》。这里的亨利指的就是亨利・戴维・梭罗。表达了一位商业插画家渴望从忙碌中享受绘画本身的愿景。

    “如果我能享受一年四季带给我的陪伴,那么生命就不会成为我的负担”,“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瓦尔登湖》中的名言表达了梭罗对大自然的关怀和简约的人生态度,在约翰逊的画笔下,这种精神更是一目了然。

    约翰逊还融入了文学创作的手法,在《亨利徒步去菲奇堡》中,他在开篇设置了一个悬念,亨利和朋友都去菲奇堡看乡村风景,但亨利选择徒步去,而他的朋友选择先工作,赚够了钱后买火车票去。他们决定比一比,看谁先到达目的地。在《亨利的工作》中,亨利告诉他散步时遇到的每一个人“我正要走路去工作呢”,直到读者翻到最后一页才知道他的工作是什么。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也会出现在这几本书中。瓦尔登湖的湖、林、地等都是爱默生的财产,1841年至1844年以及1847年至1848年期间,梭罗大部分时间都在爱默生家居住。他也曾亲手建起小木屋,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亨利盖了一座小木屋》中,梭罗的朋友奥尔特科和爱默生的妻子莉迪亚都有“出镜”。

    梭罗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诗人,还是一位土地测量员和博物学家。1862年,在一次野外测量树木年轮的时候,因为赶上了下雨,他患了支气管炎,加重了他的肺结核,就此走完了他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年仅44岁。

    《亨利的夜晚》是亨利系列最新上市的一本。[美]D.B.约翰逊 著/绘,杨家盛 译,魔法象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适读年龄:3+

    书评君今天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来自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张迅,他对约翰逊图画创作上的特色进行了更多点评,从中可以看出梭罗和《瓦尔登湖》对一位商业插画家的影响。

    01

    用巧思向孩子介绍梭罗的思想

    在过去100年里,北美的插画师逐渐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商业机制。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不同媒材、各种风格的插画。广告商或者编辑找到他们,常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作品。这些插画师一般都有鲜明的创作特点、熟练的绘画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敏感的文字感受力。

    D.B. 约翰逊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他的绘画充满理性,目的性很强,为各种期刊文章提供了妥帖的图像阐释。在近20年的商业设计生涯中,约翰逊一直对客户“照顾周到”,以“享受工作”作为绘画的乐趣所在。直到创造出亨利这一形象,他终于找到了机会,准备在绘画中“好好徒步”一番。

    亨利的原型是亨利・大卫・梭罗,一位对美国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家。170多年前,他用一把斧头在瓦尔登湖畔造了一座小木屋,每天在光影摇曳的森林里尽情散步。梭罗是约翰逊的偶像,所以约翰逊笔下的亨利也长着一头杂乱的头发,一圈硬邦邦、锯齿样的络腮胡,一对长条状、似乎永远瞪着的澄澈眼睛――这些都是梭罗的典型特征。

    《亨利徒步去菲奇堡》中,亨利和朋友相约去看乡村风景。

    《亨利徒步去菲奇堡》是亨利的第一次出场,他和朋友相约去菲奇堡。朋友微胖,长着两颗无神的小豆眼,腰间别着暗示“慢慢走”主题的怀表。他不管做什么事都心急火燎,不懂得享受徒步生活,这些行为都衬托出亨利的睿智善思。于是,亨利就迅速成为一位聪明而无害的图画书明星。

    有读者来信,感谢约翰逊用巧思向孩子们介绍了梭罗的思想。信中提到了梭罗因拒绝交税而被捕入狱的“不雅”经历,认为真实的梭罗不只是在徒步中自拍的表演者,还是扎扎实实在生活中思考和实践真理的哲学家,是反对奴隶制、秉持“公民不服从”信仰的斗士。

    《亨利去爬山》中,亨利的一次牢狱之灾。

    约翰逊收到信后,立马创作出《亨利去爬山》作为答复。亨利得去说“想都别想!”,得去坐牢,但即使坐牢也能神游。他在神游中遇见一位脚戴镣铐、裤打补丁,却和他平起平坐的黑奴兄弟。他们相互祝福,临别时朝对方招手,似乎在说,“好好享受奔向自由的旅程”。“好好享受”这句话在山谷中回响,在书页间连绵不绝。“去菲奇堡”和“去爬山”虽是不同时期的作品,却是一个整体,“好好享受”的主题贯串两本书。

    瓦尔登湖并非是逃避工作的圣地,梭罗的隐遁生活是对哲学理想的实践,是在寻找生命的本真意义。这也是一种工作,这样的工作即使艰苦危险,他也无所惧怕。在亨利心里,翻山越岭追求自由的旅行者朋友正是在做这样的工作;而在约翰逊心中,对象征黑奴的旅行者的怜悯甚至超越了“好好享受自由的旅程”本身,政治意义似乎大于哲学意义。这还是充满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梭罗思想吗?也许未必。但又有什么关系?约翰逊在这里抛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梭罗的声音100多年后的回响还是他的声音吗?

    亨利被关进监狱却从在墙上的作画中获得了“爬山”的自由。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回答是:“回声,在某种限度内还是原来的声音,它的魔力与可爱就在此。它不仅把值得重复一遍的钟声重复,还重复了林木中的一部分声音;正是一个林中女妖所唱出的一些昵语和乐音。”

    比起“菲奇堡”工整的绘图,“去爬山”的色彩更鲜明,构图更具动感, 情感 更饱满,亨利硬挺挺的络腮胡造型似乎也更亮了。我常想,商业化气息浓厚、充满务实精神的美国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何以大家要把这位遗世独立的“刺儿头”梭罗尊为精神基石呢?也许因为他居于现实的另一端,有了他,美国人的内心才会达到微妙的平衡,一如老子留给了拘谨的东方人任性潇洒的生活态度。这种矛盾或许能使人保持活力,让那些好好工作的“D.B.约翰逊们”在心中一直留着一份念想,也潜藏着一股劲儿,不致被现实完全吞噬。梭罗会时刻提醒我们:你也一直想着去森林徒步吗?

    说到森林,我们很容易想起另一位名字很像梭罗的法国画家亨利・卢梭。梭罗正在丛林散步的时候,他刚出生,然后规规矩矩地活了大半辈子,有一天突然操起画笔画起了森林。在他的作品中,各种植物密布,动物穿梭其中,一切都充满了原始力量。毕加索看后吓了一跳,以为这位卢梭不是在城市而是在丛林里生活。一个世纪以后的约翰逊也在森林里徒步,然后 走进画室好好工作。不管是梦中的森林还是现实中的森林,它们可能都充满魔力。那么,约翰逊会在森林中采集到什么呢?

    旅行者虽脚带镣铐,但内心很快乐。

    02

    把梭罗的生命体验融入五次的绘本创作中

    约翰逊使用的是美国商业插画中比较常见的绘图手法:平面的几何卡通造型、矛盾空间的设计、饱满的构图。他们常用丙烯颜料平涂设色,在此之上用喷绘创造出阴影和渐变的特效,最后用彩铅补笔以达到增加质感、混合颜色或刻画细节的效果。喷绘是把颜料调稀倒入一把精致的喷枪,然后借助气泵的力量,把颜料喷射出来的一种绘画手法。画家可以借助喷枪上的开关、枪嘴与画面的远近距离、倾斜角度,控制颜色的渐变效果和颗粒的粗细。

    这种手法有着十足的工业绘画特征。约翰逊的绘画过程就像车间里的工序,一道接着一道,严谨精确。当然也有发挥的余地:人们喷绘时,可以借助遮挡手法,绘制出清晰的边缘线,或者柔软的渐变界限。在以亨利为主角的五本书里,约翰逊用遮挡手法灵活地在书中的服装、叶片、地面上制造出各种皱褶和阴影,这是他的创意所在。

    不过此时约翰逊的绘画还是更像一件产品,远不似卢梭的作品那般恣意纵情。其人物常用 规则的直线或曲线概括,丰富的森林植物常常被处理成三四款简单的样式,画中的一切都显得规整、齐一。这真的是野外的森林吗?或许 “好好工作”了 20 年,准备在绘画中“享受徒步” 的时候,约翰逊还是放不下习惯的安全感。

    他也试着去玩些花样,比如借用立体主义的手法组织画面,让亨利在牢房的墙壁上穿行,或者借用喷绘的遮挡手法去切割画面,创造出空间交错的效果。但这一切看起来总有点儿像折纸 游戏 。约翰逊用各种元素把画面塞满,让他感兴趣的似乎不是这些森林里的元素――他正在负责任地好好工作,把自然景物组织整齐、围绕在聪明的亨利周围――可能他关心的只是亨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梭罗。也有可能,他在聚精会神于自己的工作。

    亨利亲手盖的小木屋不大,他却很享受在这里的生活。

    在完成四本之后,约翰逊暂停了该系列的创作,似乎已经讲完了梭罗的故事。五年后,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又推出了第五本以亨利为主角的图画书――《亨利的夜晚》。因为用电脑喷绘代替了传统喷枪技法,约翰逊有了更多试验技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象征梭罗的亨利似乎不再是被急于歌颂的形象,梭罗的生命体验在约翰逊一次又一次的“徒步”中开始浮出水面。睡不着的亨利让出了主角位置,光线取而代之。月光透过树叶洒落的斑点、丛林中小溪的波光、雨水里错落的折射光线、清晨斜入房间的阳光――全书中洒满了瞬间变幻的光影。亨利的造型融化其中,物体的刻意描画开始让 位于气氛的渲染。约翰逊或许找到了自己的森林魔力。

    如果说“菲奇堡”是约翰逊徒步的开始,还只是做好“享受徒步”的这一“工作”而已,那《亨利的夜晚》就标志着作者向前走了一长段,开始享受徒步的过程。但最终,“菲奇堡”在哪儿呢?我也不知道。亨利找到了,梭罗琢磨了很久,相信约翰逊也会找到的。 好好享受你的徒步,别着急,朋友。

    撰文 张迅

    编辑 申婵导语校对 郭利

    < 上一篇 看书的素材 下一篇 > 朱自清背影插画-朱自清的背影,因为哪些原因被专家建议删除呢
    相关推荐
    小溪插画-一位商业插画家不愿被现实吞噬的“徒步之旅”
    花愈插画-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为什么会引争议
    插画点评-插画培训班有用吗

    Copyright © 2010-2022 山东找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07836号-3